电子元件电镀金和化学镀金的应用介绍
我国社会越来越注重信息化,电子工业也是实现信息化社会重要的支撑产业。电镀是表面处理技术的一种,电镀技术对电子产业有着促进发展的作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氰化镀金,正式打开了电镀技术的大门,在电子元件上广泛应用。
电镀金和化学镀金
1 、电镀金
雷达上的金镀层、各种引线键合的键合面等都是电镀金的应用。电镀金的镀金阳极一般是铂金钛网,阴极是硅片,当阳极、阴极连上电源,氰化金钾镀液就会产生电流进而形成电场,阳极释放电子,阴极接收电子,阴极附近的络合态金离子和电子结合以金原子的形式沉积在阴极表面,逐渐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金,这就是电镀金的原理。
同远表面电镀金使用的电镀液一般有氰化物和非氰化物两种,但是氰化物有剧毒,使用不方面且不易不管理,所以现在多使用微氰化物体系,毒性小且耐磨。电镀金的设备包括水平喷流式杯镀和垂直挂镀两种。
杯镀式的电镀比挂镀式的电镀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会影响镀层的均匀性。电镀工艺对镀层的均匀度、粗糙度、硬度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电镀工艺中比较重要的参数有电流密度、温度、pH、金质量浓度、电镀时间等。电流密度增加,金沉积速度加快,镀层较为粗糙;镀液温度高于 80℃会导致镀层硬度减弱;pH 高于 7 会导致镀层粗糙;金浓度也会影响金的沉积速度。只要控制好电镀金的各种参数就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镀层,满足电子元件制造业的需求 。
2、化学镀金
化学镀金可以分为置换型、还原型,这是依据镀金液中是否含有还原剂来分型的。置换镀金的原理是利用金和基体金属的电位差,电位差的产生就会使金由镀液沉积到基体表面,基体也会溶解,基体表面金属全部溶解则反映停止。
还原型镀金的原理目前并没有很明确,有些学者认为是还原型镀金同时存在置换型镀金,有些学者认为发生还原型镀金需要有具有催化能力的基体金属。
化学镀金的镀金液由金盐、配位剂、还原剂、稳定剂组成,有的可能还有表面改善剂、表面活性剂。化学镀金的镀液也主要是以亚硫酸盐、柠檬酸盐等体系的无氰镀液,无氰工艺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
深圳市同远表面处理有限公专业从事SMD原件电容、电感、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的镀镍,镀银及镀金业务;专业承接通讯光纤模块 、通讯电子元部件领域中、高端产品加工电镀业务,同时从事连接头、异形件的电镀,滚镀等业务。